第七卷 第一百三十节 大潮涌动(2)
茅书记,光伏产业但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算特别高精尖,和芯片相比,显得更单一,技术也更容易取得突破,只不过以前国内在这个产业上重视度不够,所以发展较慢,但是随着欧洲在这一领域发展走在了前列,尤其是在光伏发电应用走到了前端,欧洲人更重视环保和清洁能源,完成了重化产业阶段的他们更希望在这一领域取代煤炭和石油这一类化石能源。沙正阳解释道: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的市场会越来越庞大,这恰恰是国内企业的机会。 多晶硅产业勉强算得上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大,技术方面其实一旦掌握,反而都还在次要了,另外更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了,其对电力价格和稳定性以及水的需求比较高,所以对于秦都来说,这恰恰是其优势, 目前国内这个产业市场处于一个萌芽期,但是我感觉很快就会迎来一轮爆发期,伴随着国际市场光伏发电市场的扩大,光伏组件和多晶硅原料价格可能都会面临一轮相对较长的上涨走势,中冶方面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汉海高科则希望通过提前布局太阳能级的多晶硅生产,为下一步电子级的多晶硅生产做准备,这是他们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的。 沙正阳的解释让茅向东大体明白了其中意思。 汉海高科的背后隐藏着多方势力,中科院,复旦大学,东方红集团,高升电子,甚至还有上海市政府,这是一个集合了国家队地方政府民间资本以及科研院所力量的混合主体,据说汉川省政府和华西科大也有意加入其中,也许这有来自高层的意图,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可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或者微软一般。 其是沙正阳不太主张政府直接介入企业,更多还是以政策扶持和调控来支持为最佳,不如高科技企业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特别是政府采购,没有理由在条件相若的情况下让国外企业公关频频得手。 但沙正阳也清楚,中国企业要想日后与世界接轨,和国外那些跨国巨头们争雄,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更需要做的是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国内人才创业和企业发展的优佳宽松环境,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哪个领域,再好的种子,也需要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发芽和蓬勃生长。 在这一点上,尤其是美国扶持个人创业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上,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要打败他们,首先需要了解和学习他们的优点。 汉海高科现在发展势头很猛,这背后有东方红集团的大力支持,你当时也没考虑放在汉都?茅向东颇为不解,更是不甘,汉都比起上海条件要差一些,这我知道,但是当初那种情况下,联想放弃了技术研发这一块,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都要解散了,不是东方红出资,就只有死路一条,你拿回汉都来,汉都也有汉大华西科大和汉川电子科大三家企业,没理由撑不起来吧? 茅书记,不一样的,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当初主要就是和上海复旦合作,加上长江集团,东方红没有任何技术储备,除了出资,其他什么都没有,在要让这样一个企业搬迁到汉都来,恐怕就真的是彻底分崩离析了,东方红集团支持的汉海高科可不是希望看到这样一个结果,留在上海是必然选择,事实也证明了汉海高科设立在上海是明智的,是成功的,没有复旦微电子中心的鼎力支持,汉海高科单凭联想原来遗留下来的储备是支撑不起来的, 至于说现在发展到这个阶段,华西科大和汉大汉都电子科大有意要参与合作,我想汉海高科肯定是欢迎的,芯片设计研发是一条长久而艰难的道路,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永远处于饥渴状态,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是我想汉海高科的负责人应该是清醒的,汉都方面现在正在打造这个科创园区,我觉得其实也可以是汉都方面和汉海高科的一个合作机会,汉海高科可以在汉都成立一个研发基地,按照汉海高科那边的统一部署来确立研发方向,而汉都这边的三所大学提供技术人才支持,汉海高科那边负责牵头和确定方向,资金问题,既可以由汉海高科出资,也可以从其他渠道募集, 沙正阳的解释终于让茅向东意识到了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需要多么大的投入,资金都是其中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技术人才的投入,以及特殊的环境。 上海有着最前沿的窗口,可以吸引来自海外的大量归国人才,在这方面唯有燕京可以与其比肩,汉都在这一块产业没有真正做起来之前,还差得太远,而且即便是如之前大家所期盼的那样真正把汉都打造成为了一个互联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许多方面仍然与燕京和上海有差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都应该追求的是与燕京上海形成分工合作的模式,而不能一味贪大求全去和对方竞逐。 这一番谈话让茅向东越发觉得沙正阳的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并没有因为汉海高科的发展势头很好就发飘,也没有因为当着自己就谈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就这份儿定性,就值得肯定。 嗯,正阳,你的见地很实在啊,不像有些人,稍稍有点儿成绩就觉得不可一世了,季国力那边没问题吧?茅向东满意的点点头。 没问题啊,上个星期我还和他在一起,他现在心气很高啊,一门心思要把四月份这场高峰论坛搞出新意和声势来,一直在琢磨才能让这场高峰论坛不落俗套,吸引到更多的真正有志于这一行的人才来加盟。沙正阳还以为茅向东对季国力有什么看法,但看样子又不像啊。 嗯,有想法有斗志是好事,就怕万一受点儿挫折就又悲观了。茅向东看着沙正阳,正阳,我觉得你在这方面比季国力要看得远看得深,有些方面你得帮我多提点一下,多指导指导,我希望这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阵风的大热大火,然后过了就烟消云散,那不是我想要的。 感受到茅向东这番话的分量,沙正阳当然不敢怠慢,茅书记,您放心,季国力那里我会和他多沟通,另外我觉得这一次高峰论坛固然重要,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为高峰论坛后留下一些什么多考虑一下了。 哦?说一说。茅向东微微点头,这才是他找沙正阳来细谈的目的和意义,现在声势造起来了,连中央都开始关注,但是如果高峰论坛之后一地鸡毛,日后还是干啥干啥,成了昨日黄花,那汉都就成了笑话了,这也是他最担心的,高峰论坛搞起来了,各种活动一大堆,热闹非凡,但日后呢? 这个科创中心怎么来运行?现在看起来效果很好,已经有几十家企业争相落户了,但这是不是鸡公屙屎头节硬?热一阵子就门可罗雀了? 关键是你要可持续的发展,让这个科创大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能够心甘情愿的落户,在这里心满意足的经营工作,未来也能如愿以偿的取得成功,这才是汉都想要的。 我的考虑还是两方面的。沙正阳整理了一下思绪,科创大厦现在提出的一些设想和模式,还么有形成系统性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也一种噱头,但考虑到四月份才是高峰论坛,所以这样也是可以接受的,宣传手段嘛,能吸引大众目光就是成功,但是关键在会后,我们怎么将其落实到具体实施政策上来,这需要汉都市政府和高新区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 茅向东点点头,这一点我有考虑,季国力还做不了,我安排常务副市长马鑫鹏在负责。 见茅向东心里有数,沙正阳也踏实许多,政策这方面的东西,更多是条条框框,还需要一些细化的解释,怎么来落实到位,我觉得要做我们就得要做好,别被人家后来者学着我们最后还把我们赶超了,那就成了笑话了。 这不是不可能,茅向东和沙正阳都很清楚,现在还不好说,一旦一年半载后,这边有了成效,不用想周边的和沿海的兄弟城市就绝对要来学习效仿,可以说整个窗口期时间不长,必须要做到最好,让这个软环境成为典范,让来了的企业都不愿意走,甚至没办法走。 还有呢?茅向东再问。 这是软的一方面,另外就是硬的方面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不用说了,还得要有硬环境,说穿了就得要有一些足够影响力的项目和企业进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振信心,一方面也能尽快形成一个大气候的氛围,让大家就是觉得汉都就是未来的互联,就是未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