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崇祯聊天群在线阅读 - 1051 请君入瓮

1051 请君入瓮

    就听方正化低声奏道:“陛下,奴婢以为,他们是认定此战必胜,因此便想着借机蹭些功劳。”

    崇祯皇帝听了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自己身在局中,一时没明白。倒是这个“东方不败”在边上看得清楚。

    不说大明对满清的胜利,一个接一个,就说皇帝都御驾亲征了,肯定不会被满清打败吧?就算不能胜利,也肯定不会有危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跟着皇帝一起出征?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已经可以肯定,这些天来,纷纷前来请战的那些武将勋贵,其中一大半,估计就是打着这个主意。

    呵呵,他们倒是想得美!以前和满清打得苦的时候,他们就躲边上一声不吭;如今局势好转,自己更是要御驾亲征,一举收复辽东的时候,这伙人就跑出来蹭功劳了。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不由得冷笑,想来蹭劳?老子一个都不准!一群蛀虫!

    蛀虫?蛀虫!不知为何,崇祯皇帝想着这个时候,忽然又琢磨了起来,这些蛀虫,一个个吃着大明的福禄,却没几个人能为大明的中兴贡献一份力量。如今今天一个个送上门来,朕怎么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地收拾一顿才行!

    按照这个思路,崇祯皇帝便想了起来。让这些蛀虫随驾出征,而后派他们去送死,让满清把这些蛀虫都干掉,借刀杀人?

    不好!崇祯皇帝想着,便摇了摇头。如果这样的话,明眼人肯定能看出来,会说自己刻薄寡恩;而且就那些蛀虫的胆子和本事,要让他们去打硬仗,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崇祯皇帝想出一个办法,又否定一个办法,如此反复几个后,他终于眼前一亮,有了!

    于是,在次日朝议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式宣布了下月初御驾亲征辽东的消息。

    他铁了心要御驾亲征,而首辅温体仁为首的内阁又不反对,大局已已定之下,武将队列中,就见一人出列,大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世代食君之禄,如今陛下亲征,末将又岂能落于君后,自当为陛下牵马坠蹬,分君之忧!”

    说完之后,他甚至还一下撤下自己的朝服,露出白花花地肉,背向皇帝后继续奏道:“末将的心迹,皆在背上!末将恳请陛下,准末将这一腔报国之心!”

    殿前掌管礼仪的御史见他竟然在御前露肉,原本正要喝斥,不过当他看到那人背上所刻时,便没有言语,只是转头看向皇帝,显然是由皇上决断了。

    崇祯皇帝还真有点好奇,定睛一看,却见那厮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

    “……”崇祯皇帝看得无语,这人还真是可以,竟然学起宋朝的岳飞来了。难道他就没想到,这是把自己隐喻为胸无大志的宋高宗了么?

    然而,让崇祯皇帝意外的是,在这人亮出他背上的四个字之后,又有两名勋贵出列,或者同样亮背,或者亮手臂,都刻着类似的字,表达他们精忠报国,马革裹尸的豪迈!

    武将勋贵队列中,有不少人看到这几个人的杰作,心中都隐隐有点后悔,自己怎么事先就想不到这点呢!要不,等待会下朝之后,自己也赶紧找人纹上几个字?但听说纹字会比较痛,这个怎么办?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那些人的表演,看到武将勋贵队列中那些人的表情,心中暗自冷笑,真不知道怎么开口会不着痕迹,如今却是你们再次送上门来了!

    他还没有说话,却见边上护卫的方正化忽然低声对他奏道:“陛下,那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不是纹上去的。“

    另外一侧站着的轮值太监,也就是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月听到了,不由得看了方正化一眼,而后又看向那人的背上,再转头看向皇帝,心中诧异之余,暗道这人真是作死,竟然敢欺君!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只是看了一眼那四个字,而后就像方正化没说过一般,就见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声说道:“武将不怕死,则我大明无敌。朕很欣慰,你们有如此忠君报国之心!朕决定,卿等要求,朕准了!”

    一听这话,那出列秀字的几个人,纷纷大喜,连忙谢恩,并再次慷慨激昂一番。

    武将勋贵队列中,那些先前去请战却未获崇祯皇帝恩准的人,则一个个都看着那几个人,脸上都露出羡慕之意。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在这几个人慷慨激昂完了之后,又微笑着说道:“这几天来,朕其实已经见到好些个都想着为国效力,忠君报国的。之前的时候,朕没有同意。可如今想来,既然卿等都愿意随朕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那朕也不能太过绝情,只是有一点……”

    底下那些武将勋贵一听皇帝的意思,好像是有所松动了,不由得一下提起了心,一个个都看着皇帝,等着他说出条件。就怕皇帝开出什么条件,太过苛刻,要是亏大那就不好了!

    “……沙场征战,刀枪无眼,真要马革裹尸而还,这代价,是否真有考虑过?”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语气又严厉了一点道,“还有,朕对此次御驾亲征辽东,势在必得,因此准备也充分,如若有人作战不力,朕亦要严惩,卿等愿随朕前往辽东的,可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还真别说,有几个武将勋贵立刻就犹豫了。虽然蹭功劳是好事,可要是不小心没小命,那就太不值得了。这样想的人中,还有刚才亮“精忠报国”的那个。

    就见这人似乎有点犹豫,可都站出来还秀了一番的人,就算后悔,但也是没有退路的。因此,他犹豫片刻,忽然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马革裹尸,为国尽忠乃是理所当然之事,末将亦不惧矣。然则,末将只有十分本事,如果要末将用上二十分的本事,就有点……有点力不从心了。此事,末将不敢欺君!”

    虽然说得有点隐晦,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听出来了。这人的意思是他就一点本事而已,如果要让他去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比如单枪匹马,百万军中去取奴酋的首级之类,他实在是做不到的。

    其他人也听出这个意思了,他们也有这个担心,纷纷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会怎么答复这个事情?要是实在太过危险,那不如找理由不去算了!

    崇祯皇帝扫视着这些人,脸上带着微笑,大声说道:“编练新军,朕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此次和满清之决战,朕自然是要用其为主力,如此,才不负朕之所望。不过也是如此,物资军备方面,朕都是要优先供应新军,诸卿可能理解?”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这次御驾亲征,新军是主力,这是皇帝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目的其实就是用来对付满清的。硬仗,大战,都将由新军顶上。

    那些武将勋贵听到这话后,顿时一个个都大喜。不要自己去打硬仗就好了,至于物资分配,在皇上面前,他们还不敢伸手。否则这位皇帝可不是泥菩萨,之前晋商、东南商人,还有江南那边连带的地方官员,都被抄了无数家就是榜样。

    他们这么想着,欣喜地还没来得及恭维,就听崇祯皇帝又在那说道:“朕考虑卿等有不少久不带兵,或未曾上过战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因此,朕准卿等自带家丁出征。”

    自从皇帝开始编练新军开始,家丁制就从京营这边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随着边军的军饷补发,各地边军也不允许存在家丁制,不过这个有期限,允许边军有个过度期。

    明末的家丁,可以算是军中精锐了。崇祯皇帝允许这些武将勋贵把自己府里养着的家丁带去战场,是让他们能多一份安全保证,能多一份立功劳的依仗。

    这些武将勋贵一听皇上主动提出,这么为他们着想,顿时,一个个都非常激动,原本犹豫着要不要蹭功劳的那些人,也纷纷跟着出列,都向崇祯皇帝慷慨激昂地陈述起来。

    “陛下,末将恨不得吃满清的肉,喝满清的血,此次出战,必定奋勇杀敌!”

    “末将早就想去收复辽东,只是苦于年龄有点大了,如今身体调养得当,老当益壮,定能阵斩满清大将!”

    “陛下,末将一定尽力,杀光满清,为我大明百姓报仇!”

    “……”

    听到底下乱哄哄地表态,崇祯皇帝按着性子等了一会,等他们说得差不多后,示意了边上一下。顿时,“啪啪啪”地静鞭响起,现场立刻又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这时收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了一点,带着点威严说道:“只是朝廷还不富裕,朕原本的打算,是只领新军出征。如今卿等非要精忠报国,朕也准了。但如此一来,粮草物资就会紧张。为不耽搁此次大战,不影响朕御驾亲征。诸卿随驾出征的物资费用,须得自行承担。当然,如有战功,朕亦可酌情从重赏之。如果诸卿对此没有疑义的话,就到兵部报备出征事宜。”

    听到这话,脸上都带着兴奋之色的武将勋贵们,都不由得楞了下。这随驾出征辽东的物资粮草,竟然还要自己筹备,这可是要不少钱的啊!

    不过皇上也说得明白了,朝廷物资不足,皇上一开始也确实没有想让他们随驾出征的。之前的时候,皇上都已经拒绝了好多人的请战。很显然,确实是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要不然,军队多多益善,打下辽东的把握就会更大,皇帝自己也会更加安全。

    虽然能想明白了,可一想起自己要负担一大笔物资粮草,顿时,他们心中就纠结了。不过想着好不容易让皇上答应了,而且辽东满清一灭,再要有这么大的军功,又还能去哪里找?再想想皇上说要是立功的话,奖赏也会加重,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的心中顿时就又活跃了起来。

    崇祯皇帝此时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这些武将勋贵在那计较得失,心中充满了鄙视之意。不过他也不急,就在那等着。挖好了坑,就不怕你们不跳!

    果然,那些武将勋贵在心中纠结了一阵后,大部分人,还是同意了皇上的说法,就当是先出血,回头再捞回来便是。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哈哈大笑,似乎很开心还是有这么多武将勋贵能为国效力,精忠报国。就听他当众宣布道:“如此,朕御驾亲征,决定兵分三路。”

    一听这话,不少人心中顿时一惊,怎么又分兵了?以前万历年间,不就是分兵五路,被建虏各个击破从而导致了建虏在辽东的势不可挡!

    然而,还没有人反对分兵,就听到崇祯皇帝已经继续在说道:“朕所领主力,由南往北,攻城拔寨,把满清的城池一个个都打下来,消灭满清,收复辽东。不过为了防止满清逃窜,朕决定下旨给归化总督,令其领军从草原出征,务必保证满清残余不会逃窜去草原。如有此等情况发生,务必追击消灭之。”

    “其二,满清残余还可能逃去朝鲜,因此得另外派驻一军,驻防鸭绿江边。如果满清残余想逃入朝鲜的,务必挡住,令其不得过了鸭绿江。”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看向那些武将勋贵,严肃地问道:“朕的意思,就是让卿等背靠鸭绿江,防备满清残余逃入朝鲜,只要不让满清残余逃入朝鲜,便是大功一件,如此,可否?”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才明白皇帝所谓的分兵三路,其实从根本来说,还是皇帝所领的主力为一路,其余两路,只是配合而已,和当年的分兵五路,多少还是有区别的。

    他们这些人,并不知道满清那边的实际情况,而崇祯皇帝心中的打算,也基本未对别人说过,因此,他们衡量了一番之后,纷纷大喜,全都大声表态以圣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