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北调
怎么看怎么不像啊! 调兵,哪里有要将小旗以上的武官全部杀掉?抄家,封存屯田。 陛下和罗信这是要做什么? 没有了武将,只是那些兵丁,去了北方,怎么打仗? 而就在他们迷惑的时候,锦衣卫又给了他们一个大包袱,里面都是那些武将的罪行。看得张居正,陶大临等人色变。再想起罗信心中所传授的办法,一颗心渐渐地安定了下来。只是心中又有了犹豫。 自己究竟要不要将这种变化传递回京? 传递回京说什么? 自己根本就判断不出来,陛下和罗信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而且…… 这要是将消息传递回去,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致使自己面临兵变,那自己说不定就会死在那里。 究竟怎么办? 张居正和陶大临心中都产生了犹豫。 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想传递消息的,因为罗信的计划,已经让他们感觉到危险重重,稍微发生一点儿变化,恐怕自己就会死在这里。 但是,如果不传递消息,至此之后,必定和徐阶,高拱产生嫌隙,以后恐怕再难得到徐阶和高拱的重用。 张居正目光闪动,渐渐地眼中闪烁着不平之色。 “徐阶原本就应该退下去了,而是辅佐自己。但是如今,却将自己推进了泥潭,把自己当做了棋子,一个可以抛弃的棋子,作为他最后一搏。 他的私心如此重,我为什么要帮他? 如果罗信的计划成功了,便是没有徐阶的帮助,我的功绩也摆在那里,仕途必定畅通。如果我将消息传递给徐阶,徐阶必定要破坏罗信的计划。罗信的计划一旦失败,我也必定受到牵连。 到时候,我的仕途再也无望。心学也只能够继续支持徐阶。” 张居正将那些东西又递给了锦衣卫道:“这些东西继续由你们保护,我们加快速度。” “是!大人!” 陶大临却是最终将消息传递给高拱,当晚,他便去拜访江西知府。 次日。 天刚亮,便从知府衙门后门,一个青年牵着一匹马走了出来。向着城门行去,当走出城门之后,便飞驰而去。 龙虎山。 那个知府家丁奔驰在管道上,此时在龙虎山下,偏远僻静,没有他人。那家丁打马奔驰。 “踏踏踏……” 身后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那家丁不由回头张望,便见到三骑,风驰电掣而来。他的目光便是一缩,他看到那三个人骑的马都是骏马,他胯下的马也是战马,但是和那三匹马比起来,却是差了很多。 那三个人都是儒生打扮,腰下佩剑。 “什么时候,书生的骑术这么好了?” 那家丁心中怀疑,知道自己的战马跑不过对方,便警惕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锵!” 果然,那三骑冲到他跟前的时候,剑光便也向着他斩了过去。 太快了! 那家丁的腰刀刚刚拔出一半,身体便失去了力量,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个书生弯腰将那个家丁从地上抓了起来,另一个书生拉着那个家丁的战马,风驰电掣而去。 一处山谷。 荒芜人迹。 地面上挖了两个大坑,里面各自放着一匹马和那个家丁。三个书生将土回填,又将草铺回去。其中一个书生道: “我们可以回去向王头领回报了。” 数日后。 茂盛胡同。 王翠翘看着手中的信,冷冷一笑。 “那个张居正倒是老实,还没有给徐阶传递消息。” “罗信他们走了?” 苏州。 大都督府内,胡宗宪神色凝重地问道。 “走了,这个魔鬼终于走了!” 依旧是那个胡宗宪的心腹将军,一脸的心有余悸道: “名字有起错的,称号却从来没有起错的。这罗砍头真是名不虚传啊!竟然真的砍掉了近七百头颅。 他将所有的武官都杀了,便是到了北方边关,如何作战?” 胡宗宪摇了摇头道:“南方卫所的那些武官都已经烂到了根子,他们哪里会打仗?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抗倭的时候,他们除了逃跑,还会干什么? 到了北方,只要琴双将北方边关的那些老兵调过来一批,提拔起来,要比留着那些南方卫所武官强百倍。 只是……” 说到这里,胡宗宪叹息了一声道:“这些卫所兵丁,老弱病残占据六成,这些人估计永远都回不来了。这一去,就是送死啊!” “朝堂可是够心狠的,如此一来,都不用裁军了。” 胡宗宪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不由叹息了一声。 罗信带着近十万大军开始拔营起寨,他没有去找胡宗宪告辞,他觉得应该让胡宗宪自己冷静一下,思索一下自己的出路。自己总去劝说,反而起反作用。自己是想要帮他,但是不意味着自己允许他造反。 最关键的是,罗信心中十分清楚,胡宗宪如果造反,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他没有那个智慧和实力,更没有一代开国帝王的心胸。 这不就是闹了吗? 所以,罗信也通过不告辞,给胡宗宪一些压力。让他知道,自己不能够再拖了。 道路两旁都是相送的百姓,很多士兵的家属远道而来,哭声四起。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就以南方卫所这些兵丁去了北方,估计十个人能够回来一个就不错了。 此番见面,便是生离死别。 罗信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在这样下去,悲伤的气氛会影响到兵丁,说不定就会现出兵乱,凝声喝道: “加快速度!” 罗信将近七百的武官斩杀之后,临时提拔了一些兵丁成为新的官员。当然,这都是假的,因为北方边关根本就没有战事,这些南方卫所的兵丁去了北方,就变成了百姓。 但是,那些被提拔的人不知道啊,虽然前途一片黑暗,去了北方可能就是送死。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升官了。所以,这些人还是在心中十分激动的。 罗信的命令快速的传达了下去,这些刚刚升官的兵丁立刻开始催促,大军加快了速度,向着北方行去。 随后数日,四川的张菊,江西的陶大临,湖广的陈瑾,广西的温应禄,福建的周玉,广东的张洵也都按照罗信的计划,成功行事,开始带着大军向着北方开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