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崇平帝:居心叵测,锦衣府卫何在?(求月票!)
书迷正在阅读:韩度小说全本免费阅读、韩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大明烟火无错字精校版、大明烟火什么时候更新、韩度全文免费阅读小说、韩度全文阅读、韩度全文免费、韩度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韩度免费看小说
坤宁宫,灯火通明,煌煌如昼。 一只只八角琉璃宫灯在廊檐下随风而动,晕下一圈圈时大时小的光影。 殿中,罗汉床上铺就着软褥,一袭朱红裙裳,云髻巍峨的宋皇后正在与端容贵妃叙话。 入秋以后,天气渐冷,丽人也不再如夏日衣裳那般轻薄,如云秀发之间别着一根发簪,耳边带着碧玉翡翠的耳环,灯火之下映照着熠熠光芒。 “陛下驾到。”门外候着的内监,尖细的声音传来,让殿中叙话两位丽人起身而望。 崇平帝举步迈进殿中,凝眸看向宋皇后与端容贵妃,笑了笑唤道:“梓潼,容妃。” 宋皇后连忙相迎而去,雪肤玉颜上恬然笑意浮起,柔声道:“方才还说准备让人请陛下过来用晚膳呢。” 端容贵妃也近前行礼,清澈、悦耳的声音响起,道:“臣妾见过陛下。” 崇平帝落座下来,摆了摆手,招呼说道:“梓潼,容妃,都坐吧,这会儿天色不早了,该传晚膳了吧。” “陛下,臣妾刚刚已经吩咐下去了。”宋皇后轻声说着,美眸打量着中年帝王,说道:“陛下这半个月,气色真是越发好了。” 崇平帝笑了笑,温声道:“说来也是人逢喜事,西北那边儿少了忧心之事,边疆平靖。” 宋皇后柔声说道:“陛下这样才好呢,国事上少操劳一些,养好身子当紧。” 崇平帝点了点头,端起茶盅,轻轻品了一口。 就在夫妻二人叙话之时,殿外一个内监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得殿中,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卫国公送来了军情急递。” 崇平帝闻言,面色微变,将手中的筷子放下,急声道:“戴权,拿过来让朕看看。” 可以说,崇平帝听到卫国公三个字,几乎快要形成条件反射般。 这是时隔半个多月以后,贾珩的第二次奏疏。 宋皇后脸上的笑意也敛去一些,美眸中涌出一丝诧异。 那小狐狸又递来了军报和奏疏? 戴权躬身而去,从那内监手中接过密匣,转身过来,说道:“陛下,匣子里装着呢。” 说着,伸手打开匣子,将其中的军报以及奏疏递将过去。 崇平帝一把接过军报和奏疏,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端起烛台,橘黄烛火凑到近前,便与崇平帝观瞧。 崇平帝先拿起军报阅览,两道瘦松眉之下,目光闪烁了下,瘦削微黑的面容渐渐现出振奋之色。 一旁的宋皇后与端容贵妃连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晶莹美眸目光熠熠,神色期冀地看向崇平帝。 “陛下,怎么说?”宋皇后丹唇微启,轻声唤道。 崇平帝放下军报,面色振奋,语气因为激荡而颤抖,说道:“梓潼,子钰在哈密城打赢了一场胜仗,准噶尔部的五万精锐为子钰击破,再次歼敌三万余寇,击毙准噶尔汗巴图尔珲的儿子温春等人,准噶尔大败,关西七卫安若磐石,子钰在西北又取得一场大胜。” 果然,他就知道子钰不会让他失望,准噶尔部又如何?一样步和硕特蒙古的后尘! 前后近五六万人败于子钰之手,如果再加上先前的和硕特,子钰出征以后,西北胡番为之一净。 子钰,这是他的柱国之臣啊。 宋皇后柳眉扬起,美眸之中惊喜莫名,道:“子钰在北疆又取得一场大胜?” 丽人语调婉转悠扬,因为欣喜流露,婉丽和母性集韵的眉梢眼角浮起一丝难以言说的丰熟、俏丽。 一旁的端容贵妃明丽玉容之上也萦起喜色,柔声道:“陛下,子钰在西北又打赢了?” 这已经不知是多少次,她那个女婿在西北打仗,捷报就没有停过。 “是啊,至此以后,准噶尔三二年间,无力再犯我大汉边疆。”崇平帝面色感慨说着,然后拿起奏疏,开始凝神阅览。 在贾珩所上的奏疏上,主要提及了对关西七卫的治理以及后续的班师回朝事宜。 崇平帝轻轻阖上奏疏,欣然说道:“子钰在奏疏上提及可以班师回京了。” “那西北战事也就结束了。”宋皇后华艳生光的脸蛋儿上,明媚如霞,柔声说道。 那小狐狸要班师了? 只是然儿,也不知最近怎么样,不知立了多少功劳……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朗声说道:“自开春以来,朝廷从北疆到西北,前前后后衍生出不少战事,靡费不知多少钱粮,子钰在奏疏中曾提及,如果深入西域,战事一旦拖延得旷日持久,女真再次兴兵本犯,我大汉就有多面受敌,左支右绌之险。” 不得不说有些遗憾,未能一鼓作气扫平准噶尔,收复西域。 宋皇后想了想,柔声道:“陛下,这样撤军也好,臣妾感觉这仗都打了快一年了,刀兵之险,上下不安。” 崇平帝点了点头,温声说道:“梓潼,你与容妃先叙话,朕去召见内阁和军机大臣,商议商议撤兵之事。” 班师回京以后,要对阵亡将士抚恤以及封赏相关将校,还有最为棘手的问题。 子钰的爵位如何封赏? 一等国公?开疆拓土之功,略有些薄待了,可是郡王那是开国定鼎之功,自是远远不够。 事实上,郡王之爵往往就是累积功勋而封,换言之,公爵到王爵之间,其中还有一些并未界定的等级。 宋皇后柳叶细眉之下,莹润如水的凤眸柔波涌起,柔声道:“那陛下去忙好了。” 待崇平帝走后,端容贵妃清冷玉颜上笑意明媚,如花树堆雪,语气中难掩欣喜,说道:“姐姐,子钰这次又打了个大胜仗,这一次西北应该彻底平定了。” 这位丽人因为欣喜,往日冷艳、幽丽如的冰山雪莲的气韵稍散,清冷声音婉转几分,似多了几许小女孩儿的俏皮。 宋皇后笑道:“我当初就给你说吧,咸宁嫁给子钰,这才是找到良人了呢,放眼大汉,哪有这样出挑的?也就开国那会儿,才有这样当世俊彦。” 这小狐狸,当初如果让妍儿许他,或许要好上一些? 咸宁还将妍儿去了南方,也不知存着什么主意。 端容贵妃螓首点了点,玉容明丽,轻声道:“只是这次回来,也不知怎么封赏了。” 宋皇后柔声道:“妹妹放心,陛下心头自是有数的。” 这次功劳升一等国公肯定绰绰有余,只是还有些难以酬功,剩下的也不知什么来补偿了。 此刻,随着坤宁宫为喜气洋洋的气氛充斥,贾珩取得大胜的消息渐渐在宫苑传开,身在重华宫的太上皇也听到这消息。 太上皇放下手中颤抖的毛笔,将书写的《隆治治政得失》合上,说道:“方才听人说,西北又打赢了胜仗,贾子钰在哈密打败了准噶尔?” 随着身子愈发老迈,这位苍老的帝王似乎想要给这个世道留下一些政治遗产。 “是有这回事儿。”冯太后端着一碗鸡蛋羹,递将过去,说道:“先用些吧。” 太上皇现在已经吃不下冷硬之食,最近只能吃一些鸡蛋羹和稀粥。 太上皇苍老面容上现出思索,接过鸡蛋羹,说道:“这次西北大捷,歼灭和硕特、准噶尔两部,收复关西七卫,也难为贾珩那孩子了。” 不用想都知道那种艰难,领败军重整旗鼓,然后反败为胜,这是何等的力挽狂澜? 冯太后道:“现在功劳,还不知如何封赏呢,那孩子这几年立了不少功劳,现在不到二十的年纪,已是三等国公。” 太上皇想了想,说道:“收复关西七卫,郡王终究是差点儿意思,但一等公爵,还是有些薄待了。” 冯太后轻声道:“不过都是一家人,也说不上什么薄功不薄功的,等积功够了,再封郡王就是了。” “是啊,终究是一家人。”太上皇感慨道。 太上皇又问道:“荔儿在南方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回来?” “原本递了书信是要回来的,但这西北不是又打了仗?国库空虚,内务府不少往里贴补,荔儿在南方帮着筹措银子,前不久,南方内务府又送了几百万两银子,支撑着前线的战事。”冯太后柔声道。 说着,看了一眼太上皇,道:“说来还是从盐务、织造局、海贸上得来的银子。” 太上皇点了点头,道:“开海通商,海贸繁荣,可辟为财源。” 并未提及盐务和织造局,因为两者在以前都是太上皇随意取用的小金库。 冯太后道:“开海之策,听说还是那贾家小子提出来的。” 太上皇点了点头,感慨道:“这贾珩真是国之大才,如果朕那时候,说不得也要将女儿许配他。” 冯太后道:“行了,鸡蛋羹凉了,先吃了再说吧。” 太上皇也不说其他,接过鸡蛋羹,开始食用起来。 …… …… 不提重华宫中的太上皇与冯太后的叙话,却说含元殿,内书房—— 殿外暮色冥冥,屋檐上雨幕如帘,木质轩窗之内透出一点亮光,厅堂中人影高低不一,皆是身着绯袍玉带的大汉高级官员。 内阁首辅韩癀、户部尚书齐昆,军机大臣施杰立身在头一派,此外,六部堂官以及都察院总宪和大理寺卿等人在不远处,因为召集的内监已粗略通报了西北大捷的消息。 故而,殿中群臣皆已知晓卫国公贾珩在西北又取得一场大胜,但具体战果倒不知。 众朝臣小声议论贾珩在西北的这场大胜。 “此战过后,西北战事应该收尾了吧。” “难说,不是说还要收复西域?” “朝廷再这般打下去,国库都快见底了。” 韩癀此刻听着周围朝臣的小声议论,目光微垂下来,面色晦暗不明,或者说,这位内阁首辅已经开始麻木。 从贾珩领兵前往西北以来,几乎是捷报一个挨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不同于南安郡王以及柳芳等人征西之时,取得微小的一些功劳就向朝廷奏禀,贾珩是每一次功劳都是大功,不是歼敌几万,就是生擒敌方虏酋,每次神京刚刚消停一会儿,前线又传来捷音。 这样能征善战的勋臣,犹如秦之王翦,汉之卫霍,唐之李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用四个字形容,稳如老狗! 不仅是韩癀有此观感,神京城中的科道翰林以及文臣武将,都渐渐达成了共识。 户部尚书齐昆在不远处立身站着,浓黑的眉毛之下,目光明晦不定,同样有些感怀。 卫国公在战事上无可匹敌。 户部这段时间的难熬,他是深有体会,前后两三次国战,户部早就入不敷出,如果不是内务府以及海关和盐税贴补,这战场根本就支撑不下去。 原本还担心战事拖延的太久,但事实证明,之前是多虑了。 再联想到那人筹建海关,整顿盐法,这样的人物,允文允武,当真是经天纬地的王佐之才。 如果再加上兵事上的才干,无怪乎京中一些人说卫国公,非人臣之能。 非人臣之能,这是科道翰林或者说想要致贾珩与险境、死地的京中最新舆论,就是夸大贾珩的能为,将其与青史之上那些谋朝篡位的曹操、司马懿、刘裕、萧道成之流相提并论,来达到离间君臣的目的。 但因为贾珩年岁、资历、威望还没有那种程度,这种说法尚未形成舆论主流。 而六部堂官,面色莫名,心头也有了几许感触。 刑部侍郎庞士朗,岑惟山脸上皆不大好看。 作为当初唱衰贾珩出兵,执意回师的二人,原本还抱着一些希望,但此刻彻底无望。 赵默眉头紧皱,心头叹了一口气。 这卫国公竟是又打赢了与准噶尔的战事,经此一战,圣眷恩宠只怕将更为不可撼动。 其实,随着时间流逝,大汉朝堂已经渐渐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对贾珩在兵事上的卓越才华再无质疑。 或者说,原本就没有太多质疑,只是担心天下的功劳都让卫国公立完了,以后势大难制。 秦业在工部尚书赵翼身后,那张皱纹密布的苍老面容上同样欣喜之色难掩。 “陛下驾到!”就在殿中官员心思各异之时,外间传来内监尖细的声音,让一众心思各异的朝臣回转神思。 崇平帝在戴权等人的扈从下,快步来到近前,面上欣喜之色难掩。 “微臣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中官员齐声说道。 崇平帝道:“诸卿免礼。” 说着,在一众内监的簇拥下,来到御椅上落座下来。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一众朝臣,高声道:“召见诸卿的意思,刚才传旨内监应该已经说过,贾子钰在哈密再次大胜准噶尔部,一战歼敌三四万人,准噶尔汗巴图尔珲仓皇逃窜,汉军至此大破准噶尔,哈密暨关西七卫再无窥伺之敌。” “戴权,将捷报和奏疏递给下方的诸卿看看。”崇平帝欣然说道。 戴权轻轻应了一声,然后拿起军报和奏疏,递给下方的文武群臣。 下方在场文武群臣,这会儿拿过军报以及奏疏,开始传阅起来。 崇平帝看着下方朝臣的一张张面孔,目光闪了闪,心头不由生出一念。 这些朝臣又有多少是可计大事的忠直之臣? 在他看来,多是私心甚重,囿于自身之利。 下方朝臣传阅捷报,面上神色各异。 待群臣传阅过捷报,崇平帝面上的兴奋也渐渐褪去,开口道:“贾子钰在所上奏疏中提及,准噶尔蒙古已无力西进,请求朝廷择日班师回京,诸卿以为如何?” 眼前群臣多担忧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身在前线的子钰早已考虑到,并且及时请求班师。 一时间,殿中群臣并未出班出言。 吏部尚书姚舆手举象牙玉笏,开口道:“圣上,微臣以为是该班师回京,既然卫国公相请,微臣以为可班师回京,以安上下人心。” 户部尚书齐昆也紧随其后,出班奏道:“圣上,西北战事既平,可下旨着卫国公班师回京。” “微臣附议。” 殿中群臣纷纷开口说道。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诸卿对班师皆无疑义,内阁拟旨,诏允卫国公料定善后事宜以后,择日班师。” “微臣谨奉诏。”韩癀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说道。 至此,西北战事宣告结束。 崇平帝看向下方的朝臣,说道:“自崇平十六年以来,北疆战事开启,将近一年,朝廷投入人力、物力不可胜计,虽中间有一场大败,但前后两场国战皆胜,卫国公数赴戎机,辗转南北,可谓劳苦功高,京营将校不避艰险,用命效死。”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也有些感慨,这场战事真是打的快有一年了,总算结束了。 崇平帝道:“户部,准备好钱粮,对死难王事的将校士卒抚恤赈济,尤其是先前随南安郡王严烨前往青海捐躯报国的士卒,也要一体抚恤。” 齐昆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微臣遵旨。”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礼部,着相关官吏,搜集相关将校事迹,铸碑记事,以追悼捐躯之忠烈良将,褒扬彼等功绩。” 韩癀面色一肃,拱手道:“微臣遵旨。” 崇平帝默然片刻,说道:“余下就是卫国公晋爵一事,朕决意晋其爵?诸卿以为如何” 下方的朝臣闻言,心头一惊。 卫国公又…又要晋爵了? 岑惟山拱手道:“圣上,微臣以为,卫国公在北疆之战后方得封国公,又得尚配帝女,皇恩浩荡,赏赐已极,如此一再晋其名爵酬功,难免使彼滋生怠惰骄狂之心,僭越逾矩之志,微臣以为当从长而议。”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都是一惊。 怠惰骄狂还好说?僭越逾矩之志是什么? 不得不说,文人之阴毒,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崇平帝面色阴沉,目光落在岑惟山的身上,喝问道:“你是说贾子钰有异志?” “微臣只是一番保全、诫勉之意。”岑惟山跪将下来,跪请说道:“圣上,贾子钰不可久付兵权,微臣恐太阿倒持,新莽、杨隋之事重演,危害社稷!” “是保全、诫勉还是妒火中烧的打压、排挤?”崇平帝面色铁青,不等岑惟山辩白,勃然大怒道:“离间君臣,居心叵测,锦衣府卫何在?” “在。”从殿外来了几个身穿飞鱼服,配绣春刀的锦衣侍卫,抱拳道。 “押入诏狱,鞠问其罪。”崇平帝冷声道。 岑惟山面色苍白,但心神剧震片刻,猛然抬起头来,目光坚定无比,高声道:“圣上,微臣忠君之心,可昭日月,圣上,卫国公非具人臣之能,其人大奸似忠,久持兵权,必为国家大祸,圣上不得不防啊!” 此刻,殿中朝臣早已脸色变幻,为岑惟山之言而心神剧震不已。 这话也是能摆到台面上说的? 大抵是一种小助理听到:“哪里贵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价格……好好反思自己,工资有没有涨?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工作?”的震惊眼眸。 虽然当事人只是对使用长期类似“月入五千等于月入三万,月入不足五万等于残疾”诸如此类话术群体的正义薄纱,换上“你男朋友”的主语限定,或许集美们就要疯狂点赞。 韩癀微微闭上眼眸,面皮抽动了下,心神叹了一口气。 赵默眉头跳了跳,嘴唇蠕动了下,面色冷若冰霜。 齐昆皱了皱眉,目光闪了闪。 庞士朗脸色微顿,暗道,这岑大人真是刚而犯上,这可不是骗廷杖了,这等话要担负很大的风险。 其实,岑惟山之所以如此言辞激烈,恰恰是贾珩在西北之战以后,政治威望急剧膨胀,再加上其人为削平江南士绅的新法张目,所自然而然引发的旧官僚体制的反噬。 这一次反噬,如果借用气运之说解释,就是陈汉王朝的气运金龙感受到了一丝青紫王气抚育而出,油然而生的一股厌恶和警惕。 赤白气运天柱中的金龙睁开了金眸,气运迷心,借岑惟山之口对崇平帝的提醒。 嗯,以上纯属扯淡。 崇平帝勃然而怒,冷声说道:“大汉立国以来,厚待武勋将臣,郡王世袭罔替,罕少罪之!国公八位皆以厚禄供养,矜恤功臣后嗣,纵观青史,莫不兔死狗烹,如本朝可有?” 殿中群臣闻言,面色微震。 “如果真有阴蓄异志,谋朝篡位者,势必人神共弃,天下共诛之!尔等如果只因同僚才能出众而嫉妒诋毁,朕如纳佞言,何以统御文武,平治天下?这等诛心之言,离间之语,才是蛊惑人心,祸乱朝纲!”崇平帝冷声道。 母后前日提醒于他,君臣相疑,才是祸端之始。 “圣上圣明。”殿中群臣听崇平帝圣训,纷纷跪下说道。 而岑惟山跪将下来,遍体冰凉,已惧不能对。 崇平帝似乎余怒未消,目中冷色涌动,沉声道:“岑惟山以诛心之言离间君臣,祸国殃民,追毁出身以来所有文字,流放云南,充军编管,永不叙用。” 岑惟山闻言,急声道:“圣上,微臣……” 如果只是打入诏狱,他还能忍受,大不了等来日还有起复之机。 陈汉采汉唐之典章,综宋明之成制,“追毁出身以来所有文字”的惩罚自然也有,但不常用。 韩癀与赵默二人心头一惊,张了张嘴,但终究不想招惹正处盛怒中的天子。 幸在岑惟山犯颜直谏,已经在天子心底种下一根刺。 赵默如是想道。 或者大抵也倒也生出一股,“请先生赴死!”的壮烈之感。 可以说,岑惟山方才的犯颜直谏,几乎直击藏在崇平帝心底最深处还未酝酿而成的隐忧。 那就是崇平帝在吐血晕厥,龙体每况愈下以后,心底深处的确藏着一丝对未来朝局的隐忧! 或许是诸子夺嫡,或许是宋家干政,或许乃至是贾珩太过能干,从此为一代权臣,以贾婿代陈翁…… 而崇平帝方才的一番天下共诛之,也更像是一种在政治上谋求共识,或者说下意识的帝王权术。 当贾珩回返以后,听说此事以后,大概会形成一种道德枷锁、良心制约。 当然也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 “圣上还请息怒,军功封赏,朝廷自有典制,有功当赏,有过必罚,既是立下军功,自当以功爵酬赏。”吏部尚书姚舆沉吟片刻,说道:“微臣以为可晋卫国公爵为一等,以酬其功。” 赵默眉头紧皱,并没有接话。 这次功劳怎么也不可能封为郡王,纵是一等国公,后续再有功劳,也不好封为郡王。 殿中官员也纷纷附议。 崇平帝道:“姚卿与诸卿所言甚是,这次因功劳晋其爵,封赏相关有功将校,也是应有之义,暂封一等公爵,余后待户部汇总相关功劳,再行集议。” 经过岑惟山一事,崇平帝宛如吃了苍蝇一样,不再多言,示意朝臣散朝。 随着群臣心是重重离了大明宫含元殿,贾珩在哈密再胜准噶尔蒙古的消息,也渐渐扩散至整个京城。 京城百姓沉浸在一片欢腾中,朝廷在西北又打赢了一场胜仗。